1.項目地理位置及交通:本項目建設地址在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現生產廠區內,位于白銀城區東南部35km,主要交通干線公路有白蘭高速、劉白高速、109#國道和省道靖天公路、營蘭公路、海古公路等,交通運輸十分便利。 2.評價目的: 安全預評價是以擬建項目為研究對象,依據可行性研究報告,應用安全系統工程的原理與方法,對系統的危險性和危害性進行定性、定量分析,確定系統的危險和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;提出消除、預防或減弱危害的對策措施建議,確保項目的安全衛生設施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,為項目的設計、施工、監理和運行提供科學依據,提高項目的本質安全程度。 3.評價報告主要內容: 評價組根據《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1000噸/年萃取生產線升級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》的內容,本項目評價組分析和預測了建設項目可能存在的危險、有害因素的種類和程度,運用不同的方法,從不同側面對本工程進行了安全分析評價。 對照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標準、規范,采用安全檢查表對本項目總圖布置設計進行檢查; 對建構筑物、生產工藝設施、公輔設施和工程施工4個單元進行了預先危險性評價; 對公輔設施中的變配電系統進行故障類型與影響分析; 對安全管理進行了因果圖分析。 通過評價,針對各主要危險、有害因素在報告中相應地提出了安全對策措施與建議,對本項目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修訂和安全專項資金投入提出了要求 4.評價結論:綜上所述:甘肅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1000噸/年萃取生產線升級改造項目總平面布置符合標準、規范要求,從安全生產角度符合國家有關法律、法規、技術標準的要求。在下一步的設計中,如能按照本報告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其安全設施設計,并在建設、試生產過程中將本報告中所提出的安全對策措施真正落實到位,切實做到建設項目安全設施“三同時”的工作,預期該項目的危險和有害因素是可以得到控制的,其安全生產條件能夠符合國家有關法律、法規、技術標準的要求,安全風險是可以接受的。 5.評價流程:客戶相關資料→項目風險分析→合同評審→公司任命項目組長→組建評價組→收集整理相關資料→現場勘察→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分析→定性定量評價→安全對策措施與建議→安全評價結論→與建設單位交換意見→編制安全評價報告→內審、技術、過控三級審核→修改完善報告→報告出版(網上公開)→企業自行組織評審→報告修改→留存企業備查→安評過程控制記錄→公司存檔→結束”。 |